第五章
5
杜光辉在省城待了三天,这中间,他回了一趟省委宣传部。简又然说该去见见新部长,想来也是。新部长上任都一个多月了,杜光辉还没见着。毕竟是部里的一个处级⼲部,又在下面挂职,将来的许多事,还都取决于新部长的态度。老是不见,人家哪知道你是工作忙、家庭忙,还是对新部长有意见呢?
到了部里,

面就碰上了赵妮。
"哟,杜记书好!"赵妮穿一件绒线的裙子,长长的;外面还套着件短短的外⾐,一看,竟有些滑稽。
杜光辉一笑:"赵主任好。看你这打扮,我就想…"
"想什么?杜记书,这里可不是桐山县啊!"赵妮接着问,"找王部长吧?正好在。"
"主要是来看看。那你忙,我先过去。"杜光辉继续往里走,⾼处长正拿着份文件,急匆匆的样子,一见杜光辉,就道:"杜记书怎么有空回来了?前几天,简记书请我们吃饭,还谈到你呢。"
杜光辉心想:这简又然,看来他是经常到部里活动的。嘴上却应道:"啊,啊,有点事,有点事!"
"那你去吧,你看我这,部长急着要。"⾼处长扬了扬文件。
杜光辉问:"王部长是不是还在原来欧

部长的办公室?"⾼处长说:"是的,我正好过去。"两个人一前一后进了部长办公室,杜光辉看见王部长其实年龄也不大,⽪肤⽩皙,颇有些书生的气质。接了⾼处长的文件,正要低头看。⾼处长说:"王部长,这是我们部里工会的专职副主席杜光辉同志。现在在桐山县挂职任副记书。"
"王部长好。"杜光辉道。
⾼处长已经出去了,王部长看着杜光辉,慢慢道:"在桐山?啊,那可是个…一年了吧?"
"一年了。"
"底下工作都适应了吧?挂职关键是学习,同时又是为地方上服务。简又然同志在湖东挂职,反映就不错嘛!"王部长又用笔在文件上写了几个字,大概是签了名字。
"是啊,是学习!"杜光辉说,"前不久,欧

部长专程到湖东视察了挂职⼲部工作。本来也准备到桐山的。可是临时有事…下一步,请王部长也到桐山视察视察。桐山虽然穷,但也有自己的特⾊呢。"
"那当然。每个地方都要有自己的特⾊,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。作为宣传部的挂职⼲部,还要善于总结各个地方的特⾊,在宣传上多做文章。"王部长说着,问:"喝⽔吧?"
"不,刚才在那边喝了。"杜光辉正要继续说,丁部长进来了。杜光辉喊了声"丁部长",丁部长道:"光辉啊,好,好!来给也平部长汇报工作?好啊,好!"
杜光辉攥了下手,显得有些无奈。丁部长和王部长正在说着什么事。杜光辉站了会儿,就道:"王部长,丁部长,我先到其他地方去一下。我先走了。"
出了王部长办公室,杜光辉没有再往前走,而是直接出了省委大门。路上,他给莫亚兰打了个电话,问:"在哪里,在医院呢,还是在家?"莫亚兰说:"都不在,在…"
"在哪?你不能

走的,⾝体要紧。"杜光辉急道。
莫亚兰说:"急什么?我在湖滨公园呢。

光这么好,我想出来走走。"
"那倒不错。我过去陪你。"
"不必了。我一个人行,你回家陪孩子吧。"莫亚兰急忙拒绝了。
杜光辉没有再说,而是挂了电话,打的往湖滨公园。进了公园,沿着碎石小径一直往前,在湖边的长椅上,他看见了莫亚兰。
因为秋

,莫亚兰的脸⾊显得苍⽩而宁静。杜光辉从边上看着,心里一疼。莫亚兰似乎发现了,转过头:"我就知道你要来的。还像大学时那样,倔!"
一个"倔"字,突然让杜光辉想流泪…
"好些了吗?"杜光辉问。
"好多了。"莫亚兰淡淡地一笑,"其实也无所谓好与不好。这病我是清楚的。治,是一种希望,最后还是一缕烟而已。光辉啊,最近我想了很多。一来是因为病,二来也是因为这一年来的经历,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啊?生下来,或许就是为了往死的那一刻走。这么想,唉!"
"怎么能这么…"杜光辉也坐下来,"我理解你的心情。亚兰,不过⽇子还是得往前过。活在这个世界上,才能看到这个世界,才能感受到这个世界。活着,比什么都好。有一个阶段,我也是很悲观的。现在回过头来一想,每一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悲苦,都有自己的痛楚。只是不说罢了。"
"我也只是说说,谢谢你,光辉!"
湖⽔平静,偶尔有一只小⽔鸟,擦着⽔面飞过。远处,有几只小游船,正漫无目的地漂着;再远处,是城市⾼⾼耸立的大楼,因为这一方⽔,所有的喧闹声都被隔在外面了。杜光辉看着莫亚兰,拉过她清瘦的手,轻轻地摸抚着。
时光,就像湖中的⽔一样,慢慢地浸润过了…这一刻,杜光辉脑子里闪过一个想法:要陪着莫亚兰走过她最后的⽇子…
回到桐山,县委召开了常委会。会前,林一达专门把杜光辉找过去,递过一支华中烟,笑着问:"孩子现在都康复了吧?"
"谢谢一达记书,基本上好了。"杜光辉点了烟。
"光辉啊,有件事情,我想听听你的意见。"林一达停了下,又道:"是这样的。最近在县里县外,都有不少猜测。那就是桐山县长下一步到底是谁,可能你也听到过吧?这事我很为难哪。市里也一直没有明确意见。昨天,市里⻩记书打电话给我,说主要是征求我的意见。因此,我就想到你啊。光辉啊,有没有想法留下来?"
"这…我还是没有这想法。县里工作复杂,我能力不⾜,何况家庭也不允许。现在我是挂职的,很多事情大家都担待着。要是任了职,情况就不同了。"杜光辉昅了口烟,"县长是一县之长,十分重要。这个,还是请一达记书定吧。"
"你啊!"林一达回到桌子前坐下,"我也想到过你的情况。本⾝已经是正处了。当个县长,没什么意思。我这个记书,也不知还得当到什么时候,要留你,是耽误了你啊。不过,目前班子里还真…"
"李长同志…"
"⻩记书已经明确了。李长同志下一步要调到市直去。有两种意见,一种是从市里下派县长,一种是在现在的班子里提拔。我算了下,除了你,就只有立志和岳池了。可这两个人,我看都…你看呢?"
杜光辉按灭了烟头,思考了会儿,才道:"都不错。不过从目前的用人机制上看,岳池同志应该更适合些。当然,我来的时间短,对他们的情况其实都不了解,只是就事论事而已。立志记书也是很不错的,有丰富的工作经验,能解决一个正处,也是很不错的。"
"啊!"林一达摸了摸头发,似乎想说什么,又咽下去了。咽着咽着,又想说出来。杜光辉问:"一达记书,还有别的事?"
"是还有。省委纪批了一个举报信,在我这儿,你看看。"说着,林一达就从菗屉里拿出封信。杜光辉先是一愣。举报信?难道是举报我的?难道…
林一达说:"是举报岳池同志的,你看看。"
杜光辉这才接过信,草草地扫了几眼。大意是岳池收受一些矿主贿赂,作风不好,长期出没于绿杨山庄,等等。信是打印的,落款是"桐山县部分群众"。这样的信,一定不会只寄给了省委纪的。这些年反腐倡廉,最大的成效,就是群众的意识強了。因此,访上举报,也逐渐多了起来。不过,就这封信,杜光辉道:"我看也只是个…没有具体的情况,恐怕…"
"但愿是这样哪!"林一达叹道。
常委会上,主要研究了下一步招商引资问题。县里专门成立了导领小组,林一达亲自任组长,李长和杜光辉两位副记书任副组长。导领小组下设办公室,由各经济主管部门菗调人员组成。同时,会议决定学习湖东的招商方法,成立京北、广州、杭州三个招商办。在具体人员上,林一达说:"我就定一个。⾼⽟。你看人家湖东的那个李主任!女同志搞招商,有得天独厚的优势,我们不能不考虑到。至于其他人选,请李长同志和光辉同志定吧。"
"⾼⽟?这合适吗?她一直在抓窝儿山的茶叶开发。"杜光辉问道。
"哪有什么不合适?一个乡长都当了,这招商办搞不下来?何况现在的形势,⼲部也要成为多面手。不能再老是抓茶叶了。当然,茶叶也还要抓,还有别的同志嘛!如果大家没别的意见,⾼⽟同志就任招商办主任吧。"
林一达说完,岳池笑了下,对杜光辉说:"光辉记书是心疼⾼⽟同志吧,不过,再怎么辛苦,在外面招商总比在里面好。这可是一达记书的关心啊!"
"那也未必。我是担心⾼⽟的

格,是不是适合招商。"
"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,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?让她⼲,她一定能⼲好,这就叫合适。不让她⼲,她没有机会,这就叫不合适。"岳池说完,李长也跟着笑了。
"会后,请李长同志和光辉同志找⾼⽟谈一下。"林一达摸了摸额头,停下来,对组织部长彭松林道:"进⼊下一个议题吧。"
彭松林把面前的笔记本推了推,然后打开文件夹,翻了几页,才道:"

据市委主要导领的指示和目前的⼲队部伍情况,拟对部分县直单位和乡镇人事进行小范围调整。我们拿了个初步意见,请大家讨论。"
这意见,在之前的记书办公会上,已经过了一遍。杜光辉没有参加,他请假了。一般情况下,他尽量不介⼊人事问题,这是他的一个原则。有一些挂职⼲部,到了地方后,逐渐地陷⼊了地方的许多矛盾之中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过问了人事。人事是最复杂的。说起来,一个县,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。但是在一般⼲部的心目中,最重要的还是人事调整。议论人事,评论人事,调侃人事,揣测人事,是很多⼲部茶余饭后的必修课。⼲部们拢到一块,最喜

打听的也是人事。某某位子空了,应该是某某人来当。不过,也有可能是别的某某人。某某人后面是县委某导领,甚至是市委某导领与他很

。民间组织部因此形成。而且,奇怪的是民间组织部往往猜得很准。这里面,一个原因当然是用人导向问题,民间组织部的猜测,也是在充分揣摩导领意图的情况下进行的。另一种更深层的原因,还是来源于⾼层。⾼层导领透露的口风,或者某些⼲部自己有意识地造造声势。有好几次,就有人在杜光辉面前探听口风。杜光辉只是一笑:"我是挂职的,不问这事。"
一次说了,人家不信;二次再说,将信将疑;三次又说,没人再问了。
这次人员安排其实也就两个位子能引起常委们的趣兴。一个是人事局长,一个是矿产局长。人事局长吴昕,两个月前被查出得了癌症。目前正在医院治疗,他自己要求不再担任人事局长职务。原来的矿产局长凌穆,调到省矿产局了。这两个位子,在桐山都算是最好的位子之一。特别是矿产局长,有人形容是半个县长。桐山是矿产大县,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来源于矿产,矿产局下面管着大大小小的一百多座矿山。而且,矿产局下设的全安局,对于各个矿山来说,更是意义非凡。这样一个大局,也可以说是关系桐山经济命脉的大局,局长人选自然是至关重要。记书会上,林一达和李长,也就人选发生了争执。林一达推荐的是现任城关镇的记书程汉。而李长认为程汉为人过于冲动,不适合⼲矿产局长。他推荐了现在的宣传部副部长徐亚辉。徐亚辉在到宣传部之前,是底下一个镇的

委记书,现在在宣传部是常务副部长。
记书会因为杜光辉不参加,只有两个人,因此失去了表决的作用。林一达甚至有些懊悔,应该拉着杜光辉参加记书会的。那样就可以表决了。三个人,就不会成为平手。少数服从多数,这是我

的一贯原则。记书会一表决,李长再有什么想法,也不能再说了。他顶多只能是保留意见。
两个人的记书会,最终给常委会带来了两个提名,程汉和徐亚辉。
这两个人,杜光辉都算是

悉。他刚到桐山,参加抗雪时,就在城关镇,就与一脸大胡子的程汉打过

道。后来又因为蓝天木业的事,在一块吃过几次饭。这个人虽然长着一脸大胡子,说话咋咋呼呼的,却极有分寸。而徐亚辉,因为同在县委大院上班,自然少不了有所接触。特别是矿难事故处理期间,徐亚辉负责外来媒体的协调。这个人遇事冷静,沉着,协调能力也強。但是,杜光辉不太看得惯的是他⾝上的那种官气。大概是在乡镇当一把手时间长了,说话也是官腔官调的。一开口总是"啊,这个…",不过,要往深的想,杜光辉对这两个人,还都不是十分了解的。
彭松林将程汉和徐亚辉两个人的情况都介绍了,林一达放下手中的茶杯,"哼哼"了两声,道:"矿产局是桐山最重要的县直单位之一,因此对矿产局局长人选,县委⾼度重视,慎之又慎。记书会上,我和李长同志也是反复掂量,最后决定向常委会提

两个同志的提名。这也是充分发扬

內主民,进一步增加⼲部任用透明度的一次尝试。应该说,这两个同志,各有所长,也都还存在一定的缺点。程汉同志在城关镇工作多年,城关镇一直是桐山经济总量最大的镇。特别是近几年,民营企业发展较快,招商引资也有了很大突破。而且这个同志,勇于开拓,有魄力。徐亚辉同志也在基层⼲过,又有县直工作的经验,作为矿产局长的人选,也是十分合适的。请常委们认真地思考,发表意见。特别是光辉同志,记书会你请假了,常委会上可得…"
"这…我对桐山的⼲部情况并不

悉。我还是先听听吧。"杜光辉撇开了。
"啊,是吧?"林一达似乎有些不太⾼兴。很显然,他刚才那一段对两个提名人选的评论,已经表明了他自己的态度。他希望杜光辉能沿着他的思路,支持他一下,肯定一下程汉。杜光辉是副记书,虽然是挂职的,真说出了话,还是有分量的。可是杜光辉偏偏说先听听,这不是…
杜光辉没有做声。刚才他说话时,机手上有信短。他打开机手一看,是⻩丽的:我明天回省城,想和你谈谈。你在吗?
明天?明天,杜光辉本来准备到窝儿山的。那里的千亩茶园都正处在管理期,他想上去看看。最近一个阶段穷忙活,已经有快两个月没上去了。⾼⽟说秋天窝儿山上正是最美的时候,一是请杜记书去看看风景,二来也尝尝老百姓们专门为杜记书留着的野味。现在,县里已经决定⾼⽟来招商办当主任了。下一步,窝儿山茶园的管理,也得提前安排。
杜光辉稍稍顿了下,就回复⻩丽道:明天我在家。等你!
⻩丽怎么这个时候突然回省城了呢?那她这一个多月,又在哪里呢?
岳池就坐在杜光辉的边上,这会儿,他掏出机手看了看,然后清了下嗓子:"我来谈谈我个人的意见。这两个同志都是很不错的同志。无论是工作能力,还是工作作风,都是很出⾊的。但是,矿产局长只有一个,必须作出选择。我觉得…我觉得程汉同志更适合些。"
岳池这话一出,第一个感到惊讶的是李长。会前,李长曾给岳池打过招呼,让他在常委会上,"适度地支持"一下。岳池也笑呵呵地答应了,可是现在…
李长拿眼剜了岳池一眼,可岳池正低着头。李长的目光也就只能对着他吹得光滑的头发了。
"其他同志也说说,说说!"林一达一边接着秘书倒过来的茶⽔,一边道。
"那我来说说吧。矿产局是大局,这个局长不同于一般的局长。刚才一达记书也反复地強调了这点。组织部提名的这两个人中,我对徐亚辉同志更

悉些。这个同志作风严谨,工作扎实。特别是在重大问题上,有思想,有头脑。而且,他在乡镇待过,在宣传部也是常务副部长,各方面工作经验⾜。因此…"宣传部长杨成喝了口⽔,继续说:"因此,我同意徐亚辉同志。"
一比一。
林一达的目光又有些烦躁了。李长望着天花板,会议室里一下子静了。
林一达正要说话,机手振动着。他看了下,就出门了。岳池给杜光辉递过支烟,笑着问:"湖东那个李雪李主任,跟简…是不是有?"
"有什么?"杜光辉想,岳池这人也太敏感了。
"有什么?你不清楚?"岳池道,"我可看得出来,那眼神,唉!哈哈,说说,说说而已。那个简,可是…"
"岳县长哪,这可不是一般的事啊!"杜光辉说着,想起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:"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。"
想着想着,他心里便有些想笑了。
林一达再进来,先是望了李长副记书一眼,然后问:"大家还有什么意见?都没有了?那好。李长同志,你也说说吧?"
李长摇头摇,林一达说:"那好!对于矿产局局长人选,综合大家刚才的意见,特别是组织部的考察意见,我建议由徐亚辉同志担任。"
"啊!"岳池似乎是听错了,不自觉地叹了声。
杜光辉也有些莫名。按刚才林一达走之前的会议进程,矿产局长应该是程汉,而不可能是徐亚辉。林一达刚刚出去接了个电话,回来后,他自己倒是先改变了。是什么让他这么快就改变了呢?是那个电话吗?
机手依然放在桌子上,林一达眉头皱着,表情也很凝重。
李长说:"我同意。"
"其他同志呢?"林一达问。
"没意见。"
"好,通过。"林一达接着道,"矿产局长人选定了。人事局长的人选,我看就由程汉同志担任吧。同时按照组织要求,兼任组织部副部长。"
"这…"彭松林扬了扬手里的稿纸,大概是想告诉林一达,原来是另有人选的,怎么就?但是,他看见林一达脸⾊绷着,心知林记书情绪不好,就将稿纸放下,喝自己的茶去了。
这回,几乎没有什么商量,程汉就成了人事局长,兼组织部副部长。
散会后,杜光辉专程到林一达记书办公室,他想好好地汇报下下一步招商引资的打算。林一达却没有什么趣兴。杜光辉只好草草收场了。正准备走,林一达喊住了他,问道:"光辉啊,上次蓝天木业的项目,怎么样了?"
"不太清楚。应该没太大问题吧?过会儿我打电话问问。"
"那好。一定要争取到。省里明年舂天可能要对蓝天木业治污情况进行复检。到时能不能继续下去,就看这个项目了。另外,光辉啊,林山矿出事后,一直在废弃着。最近有家外地矿业公司,想来投资开发。你看呢?"
"这…这当然是好事。不过,想通过省里的审批,可能不太容易。"
"就是啊。不过,一个年

五百万税收的大矿停了,影响很大!我很着急啊!这个,能不能请光辉同志到省里活动活动。主要是安监局那边。还有就是省府政。上次来调查的刘安副主任不还是你的同学吗?"林一达说,"这事很急。我看明天就请光辉记书跑一趟。我请财政局的⻩局长,还有矿产局的同志跟你一道。"
"这事恐怕很难!安监局那边,我也没什么

人。至于刘安,不知道他愿不愿意。"杜光辉心里确实有些打鼓,而且,他也不想揽这事儿。可是,林一达笑着道:"光辉同志只要出面,哪里没有

人?总比我们这些山里人到省城強吧?刘安副主任那边,你先联系一下。不行的话,我明天晚上过去。"
"这…好吧。我明天正好要回省城办点事。看情况,说不定还是得一达记书亲自出马的。"
"你放心,我该去的时候一定去。我待会儿就让叶主任通知他们。"林一达说着,就打叶主任办公室电话。叶主任上来后,林一达

代说:"马上通知财政局⻩局长和矿产局胡局长,让他们明天早晨七点,跟光辉记书到省里。另外,就是要告诉⻩局长,准备一点…"
叶主任说:"我知道了,我这就下去让人通知。"
杜光辉回到自己办公室后,掩上门,站在窗前,看了看窗外。一只小松鼠,正在树丛下的空地上觅食。这县委大楼,依山而建。大楼后面,是低矮的灌木丛。据说解放前,这里是桐山县最大的地主宅院。解放后,经过改造,就成了县委所在地。这几十年来,也在不断维修,不断扩充。同时也不断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出没。杜光辉看见这只小松鼠已经不止一次了。有一次,他还看见两只,一前一后的,调⽪可爱得像一对情侣。
"光辉记书在吗?"
"在"杜光辉开了门,叶主任进来说电话已经通知了,明天早晨七点,在招待所接光辉记书。
杜光辉点了点头,叶主任迟疑了下,好像有话要说。杜光辉便笑道:"没事,就坐一会儿吧?"
"那也好。杜记书啊,今天的常委会…哈哈,怎么就?就像唱戏似的,一会儿就变脸了。"
"是吗?变脸?"
"是啊,一达记书一开始明显倾向于程汉的嘛,怎么接了个电话,就…"
"啊,是这事。我也纳闷。到底为什么,我也不清楚。不过,矿产局是大局,是得慎重哪!"
"就是。我总觉得徐亚辉这人…怎么说呢?在乡镇时,据说他是个"村村都有丈⺟娘"的记书。这人搞矿产,我…"
杜光辉也皱了下眉,"村村都有丈⺟娘"这句话,他是到桐山后才知道的。第一次听说,就是年初的抗雪之中。在城关镇,还是大胡子程汉说到这事。说他们镇以前有个副记书,作风十分不好。人风流,到处招惹,结果得了个"村村都有丈⺟娘"的评论。这次,叶主任说到,他是第二次听到。平时,他也跟徐亚辉接触过,看样子不太像。或许是了解不深吧?何况真正是那样的人,也不会在额头上刺上字的。
"叶主任哪,一达记书这么安排,一定有他的道理。据说也只能是据说,社会进步了,这事也…不算个什么大事了。关键是下一步他到矿产局之后,到底怎么办?目前,桐山的矿产无序得很,不整顿,后患无穷啊!"杜光辉说着,点了支烟。这烟还是李长副记书让人拿过来的,⽩纸包的。一共三条。依杜光辉现在的烟瘾,⾜够菗一段时间的了。
"我们倒无所谓。可惜今天岳池岳县长,本来想…他哪想到,一达同志马上就变了啊!"叶主任笑起来有点夸张,两只眼睛向上翻起,好像要冲上天去一般。他低下眼,问杜光辉:"⾼⽟同志真的到招商办?"
"一达同志定了,应该是吧。"杜光辉用手松了松烟,"这事由李长记书跟她谈,不知她自己愿不愿意?"
"我看她不一定愿意。湖东的那个李主任,跟⾼⽟比起来,泼辣都差不多,可是…我觉得⾼⽟想做到她那样放得开,不太可能。我跟⾼⽟在

校一起学习过。班上有人开玩笑,稍微荤一点,她都要翻脸。别看她大大咧咧的,心却坚实得很。"叶主任说完,看了下表,说:"杜记书忙,光顾着说话了。底下还有人在等我呢。"
叶主任走后,杜光辉仔细考虑了一下刚才他讲的话,觉得他分析得有道理。⾼⽟的

格,看起来外向,事实上內敛。特别是听了她的故事后,他知道这个三十岁的女人的心,布満了伤痕。你不能揭,揭了会流⾎。她外在的活跃,其实正是內在封闭的一种补充。让她当招商办主任,天天

来送往,喝酒唱歌,她绝对适应不了。可是现在,常委会已经定了。没有十⾜的理由,是不能轻易改变的。而且,不喜


来送往、喝酒唱歌,也不能成为拿得到桌面上的理由的。
杜光辉摇了头摇,秘书小王进来,将一沓文件放在桌子上,同时告诉他:"晚上市教育检查组在桐山,请杜记书出面陪一下。主要接待,由刘厅副县长负责。"
下午要下班时,⾼⽟过来了。
李长副记书已经找她谈过话,杜光辉问她自己怎么想的,⾼⽟把头发掠掠,说:"我已经同意了。"
"同意了?"杜光辉道,"真同意了?我还以为你一定不会同意呢。"
"本来我是不会同意的。这个岗位不适合我。可是李长副记书说,这是组织上的决定,而且是临时

质的。同时,李长副记书还強调,招商的事虽然他和你共同分管,但将来主要的工作,还是由你来承担。这样想,我就…"
杜光辉听了,没有做声。他心想,这李长副记书做工作还真有一套。他先把⾼⽟可能要拒绝他的理由,全部梳理了,然后再找出否定的理由。等到跟⾼⽟谈话时,他谈的都是否定的这一面,⾼⽟想说,也说不出来了。
"那窝儿山呢?"
"暂时放下了。好在已经成了规模,他们也知道怎么搞了。老百姓一旦发动起来,什么事都能办得好。"⾼⽟见杜光辉心事重重的样子,就又问道:"是不是家里有事?"
对于杜光辉的家庭,⾼⽟也是清楚一些的。还是那天晚上在金⾊时光,杜光辉听了⾼⽟的故事后,断断续续地说了些自己的事。当然也说到⻩丽。⾼⽟说:"⻩丽也不容易。为了孩子,女人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。"
"没事。没事。"杜光辉正说着,桌上的电话响了。是刘县长,问:"杜记书什么时候过去?"杜光辉说:"我马上就到。十分钟!"
⾼⽟马上告辞出门,临走时,回头对杜光辉道:"少喝点酒,伤⾝体的。"
M.bbMxS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