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盘与公鸡
一只胎盘和一只公

从我的知青生涯缓缓升起,犹如一轮明月和明月中的⽟兔。这样古怪的场面不像是真的,倒像一幅弗里达·卡洛的画,胎盘悬挂在空中,胎儿不知去向,天空是深蓝的,底下是墨西哥的大地和植物。如果深蓝的天空之下不是⾼大壮硕的仙人掌,而是一片连着一片的田垌,一垄接一垄的花生、⻩⾖、红薯和甘蔗,一只公

站立在解放牌大卡车上,从南流县城向着香塘公社六感大队奔驰,我要告诉你,这一切都是真的。
揷队的前一天,为了给我加強营养,⺟亲特意弄来了一只胎盘炖给我吃。她早晨下夜班回家,脚步疲惫,却神情亢奋,她从藤筐里拿出一只

子形状的器皿,⽩⾊的搪瓷,扁平,边缘是深浓的蓝紫⾊,胎盘就在器皿里。浸泡着⾎⽔,剪成了一块一块,脐带剪成了一小节一小节,像花生米那样长短。⺟亲直接倒进砂锅,放进生姜和酒,像炖

一样,大火烧开煮五到十分钟,再小火慢炖。
我像等待一只炖

一样等着胎盘炖好。
我不但吃过胎盘,还吃过青蛙和老鼠,在饥馑的⾰命时代,这三样东西胜过今天的山珍海味。胎盘味甜,脬,不是糖的甜,是一种鲜美。像

汤。比

汤甜。胎盘⾁类似猪肺,有点脬,松而疲。不好吃。但脐带却好吃,脆,滑,与猪耳朵相仿。⺟亲会把脐带挑出来挟到我的碗里,她说你不爱吃⾁就吃脐带吧。常常是她从医院值夜班回家,从菜筐里拿出这只

子形状的⽩⾊搪瓷器皿,一边说今天这个产妇是头胎呢,很健康,又新鲜,半夜三点生的,这个胎盘最靓!但胎盘没有青蛙⾁好吃,南流土话管青蛙叫禽鼠,机关⼲部则叫田

,田

⾁比

⾁嫰滑,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,加上葱姜炒,或者放进滚粥里,则成田

粥。长大后在北方也吃过田

,是整只剥了⽪油炸,四肢僵硬,形骸悲惨,犹如僵尸,我看了大骇,不但毫无胃口,连多看一眼都不忍。我的禽鼠,我的田

,我的青蛙,他们这些野蛮人,真是暴殄天物啊!老鼠也如此,你不能想象我们是吃一只老鼠,我们吃的是鼠⾁,剥⽪开膛,清理得⼲⼲净净的鼠⾁,也是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,用姜酒炒,如果要给没长牙的小孩吃,则要把鼠⾁剁成⾁末,煮鼠⾁粥。鼠⾁比

⾁更优质,只要看老鼠奔跑的速度是

的数倍就能想到,它的⾁更香,更紧,想当年,谁家在过道里炒老鼠⾁,満街的人都要流口⽔!胎盘也没老鼠⾁好吃,但是胎盘十全大补,营养⾼级,而且不易得到,故犹显珍贵。有谁家生孩子会自己吃掉胎盘,或者把胎盘送给别人吃呢?这都是很不文明的,我们处在胎盘文明的中级阶段,吃胎盘是一件需要适当遮掩的秘密,为了守住这个秘密,在中药里我们叫它紫河车。但我⺟亲从来不用紫河车这个文雅的称呼,她直接叫做胎盘,她对胎盘采取一种唯物主义的科学观,对她而言,胎盘就是⾼蛋⽩和氨基酸,是一种⾼级营养品。
那年我十六岁,体重七十九斤,头晕,瘦弱,就要到农村去,从早到晚出工,挑重担,吃稀粥,所以⺟亲要让我单独享用整整一只胎盘。砂锅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,胎盘鲜美的气味从姜酒中蜿蜒上升,我怀着对一只炖

的向往,等待胎盘炖好。这时⺟亲让我吃一点早餐,她从藤筐里拿出饭盒,里面的一点点⾁粥已经凉了,倒在碗里,仅两三羹,铺満碗底而已,这是她从夜班的宵夜里给我省出的一口粥,粥里有⾁末,味道极好,我三下两下就吃净了。
我每周只有一两天能吃上早餐,全家六口的早点相当于一天的菜银,难以承担。早上六点半,《东方红》的乐曲从屋檐下的有线广播响起,南流县民人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了,女播音员的声音如同当头一

,从远远的地方挥舞而来,墙壁和蚊帐顶纷纷伸出手,把我们从半醒不醒中拽起⾝,朦胧着穿上⾐服、刷牙洗脸、上厕所,然后走出大门,清晨的空气一凛,骤然清醒,肚子一下更饿了,空腹走在上学的路上,四面八方的凉气灌进肚子里,隐隐发痛。晨跑,到县体育场,跑上两圈,再回到学校上早自习,这时饥饿平息下来,似乎它也累了,要睡上一觉。第三节课开始,一上课,肚子里的⽔便源源不断地涌上喉咙,它们穷凶极恶,我用力地咽下去,它们更劲使地翻上来,我们拉锯着,来来回回,好像它们不是我的口⽔,而是牛⽪,好像不是牛⽪,而是更坚韧的什么东西,道⾼一尺,魔⾼一丈,几个回合下来,它们变得更尖锐,变成了阻挡不住的千军万马,手里拿着刀

剑戟,在肚子里厮杀起来。一阵阵烧灼,一只火球在⾝体里。
多年来就是这样。⺟亲的夜宵有时是粥,有时是米粉或面条,加有

蛋或⾁末。她在值班室里呆到半夜十二点,食堂的推车辘辘声出现在走廊里,铁⽪桶里的滚粥热气腾腾,带着温暖的⾁香,它们被盛到了大碗里,有満満的一碗!夜宵的香气弥漫着,如果没有人来急诊,⺟亲就找出我家的饭盒,先倒出一半到饭盒里,然后开始吃夜宵。吃完夜宵如果还没有人来生孩子,她就上

觉睡了,一觉睡到六点。只有经过这样的夜晚,我才可能在第二天早上吃到早餐。
揷队的前一天,我吃到的胎盘极其鲜美,砂锅盖冒着热气,松木柴燃尽了,胎盘汤醇厚得如同

汤,我吹着热气,小口喝着汤,也吃⾁,吃完一碗⺟亲又给我添上一碗,她说剩下的午饭后我再吃一碗,吃完晚饭再吃一碗。中午⺟亲做了炒米粉,放了猪油,有⾁片、酸菜和蒜叶,非常香。晚饭她做了番茄⽔⾖腐,还有韭菜炒鸭蛋,都是特意为我做的菜。我吃得心満意⾜,觉得自己凭空重了几斤。
中午的时候我舅舅捉来了一只公

,这只

羽⽑华美,神情警醒,它的脖子和背部的羽⽑闪着金红的亮光,尾羽是长长的墨绿⾊,⾊彩

満沉着,它被放在在厨房过道,一只脚拴着⿇绳,绳子另一头系在劈柴用的青石板上。午后

光浓盛,透过人面果树的叶子洒満了过道,地上

蛋大的光晕一圈一圈的,満地都是,公

站在光晕里,它全⾝闪闪发光,鲜

动人,好像这満地的光晕不是从人面果树叶子上洒下来,而是从它⾝上漫出来的。
⺟亲已经跟我说过,临行前要给我打一针

⾎针,我以为她是随便说说的,因为这时候

⾎针的风嘲已经过去很久,而且,即使在甩手

、红茶菌连同

⾎针这些稀奇古怪的健⾝术最盛行的时候,我们家也没任何人投⾝进去。在⾰命时代,所有光怪陆离的強⾝术都无一遗漏地来到南流镇,甩手

、红茶菌、

⾎针,它们带着它们传说中的神奇功效,所向披靡,从大城市到中城市再到小城镇,从N城到⽟林再到南流,它们来自大地方,时髦,神秘,令小镇的人们着

。
我从未做过甩手

,也没有打过

⾎,只偶然吃过一口红茶菌,微酸,有点涩,是暗红透明的,我早就把它们忘了。忘得一⼲二净。
但现在,一只公

出现在我劈柴用的青石板上,它在満地的光晕中,神采奕奕。我⺟亲从班上带回一副注

器,是⾼庒锅消毒过的,用发⻩的耝布包着,布上印着红⾊的字样:南流县民人医院供应室。舅舅一只手捉着公

的两只脚,另一只手掀起公

的翅膀,他拨开羽⽑,

肋窝里露出一道暗青⾊的⾎管。⺟亲从公

的⾎管里菗出半管⾎,她用酒精棉球给我消了毒,然后往我⾝上一扎,这管

⾎很利索地就注进我的⾝体里了。她做事从来都是这样不容置疑,稳准狠,快捷,有效率。
我在懵懂中,又奋兴又

茫,同时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奋兴还是应该

茫,打

⾎针,这个神秘的事情,一个过时的时髦,它早就消失得踪影全无,现在它忽然从天而降,落到我的头上。一只公

,金红墨绿的羽⽑流光溢彩,在人面果树下,它的⾎进⼊了我的⾝体里。
就这样,

⾎和胎盘在我的⾝体里相遇,发出了“砰”的一声,我清楚地听见了这奇怪的声音,它震着了我的內脏,并在那里微微发热。
从此以后,我的⾝体就会好起来么?
我会有特异功能么?我会力大无穷么?在一堆

七八糟的想⼊非非中我奋兴异常,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,⾝上像着了火,头脑里的筋也像灼着了,一阵热辣,一阵菗搐。脸是烫的,口⼲,我起来喝⽔尿尿,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脸红得像一朵木棉花。
家人用自行车驮着我的行李前去集合,我远远看到县礼堂门口停了三辆大卡车,很多人正在往车肚里放行李。站着和忙着的人都不少,但不见红旗招展锣鼓喧天,车头也没戴上大红花,连标语都没有,一切都太平常了。
不过我一点都不扫兴,就像一只不用喂食就唱歌的鹦鹉,我觉得⾝体里公

的⾎

在涌动,一首歌自动跑到了喉咙里,赶快上山吧勇士们,我们在舂天里加⼊游击队。我觉得自己几乎就要唱出声来了。
我早已厌倦家庭和⽗⺟,想着早些到那个叫做“广阔天地”的地方去。⾼中还没毕业我就盼着下乡,因为只有下乡才可能招生招工。人是要经受锻炼的,我把⾼尔基的《海燕》抄了两遍,时常念叨着那句“让暴风雨来得更烈猛些吧”没事就置⾝于一只

淋淋的海燕中,假设自己飞进了暴风雨。十六岁的时候我默诵着这句话,兴⾼采烈地走在大街上,我拿着办手续的证明,到县⾰委会的知青办领取下乡物资。我从两种颜⾊的蚊帐中挑中了本⽩⾊的那种,我对自己的挑选感到満意。我听见旁边的人说,本⽩的好,别看现在有点发⻩,将来越洗越⽩,漂⽩的那种现在⽩是⽩,洗洗就⻩了,越洗越难看。还有棉胎,五斤重,还有被套,斜纹布,桃红的彩条,都是崭新结实的一等品,看在眼里就喜气洋洋,抱在怀里更加喜气洋洋,沉甸甸的,煞是踏实。
这是第一份完全属于我个人的财产,它是一张

所需要的东西,贴心贴肺,更贴⽪贴⾁。一个居民模样的家长说:感谢共产

,感谢⽑主席,感谢李庆霖。知青办的一个女同志说:是要感谢李庆霖哪,这些东西以前都是没有的,你们赶上好时候了。李庆霖,在一九七五年前后,是一个响彻海內的名字,连同那封著名的回信:“寄上三百元,聊补无米之炊,知青问题,容当统筹解决。”知青的待遇从此大为提⾼。新下乡的知青按战线分配,工

战线到香塘公社,县直机关去附城公社,文教卫生战线去民乐公社。每个大队配一名带队⼲部,知青下乡的头一年,由家国统一配给粮油,每人每月有十元生活费,另有安置费拨到大队,用来盖房子买农具。
一九七五年,形势一片大好,我们爬上了解放牌大卡车,车厢里一半是行李,一半是人。人很杂,同车的一个都不认识。同班的仅丁服安凤美二人到香塘公社,丁服在另一辆车上,我连影子都没看见。雷红吕觉悟都分散了,雷红和郑放歌属文教卫生战线,她们到民乐公社同一个大队同一生产队。吕觉悟随⽗,属县直机关,下附城公社,我亦随⽗,工

战线。
事隔多年,在歌舞升平中,文教战线、卫生战线、工

战线这些词听起来有一种遥远的幽默,仿佛让人置⾝于一场浩大漫长的战役中,人属于某条战线,生长在战线中,永远不能脫离任何战线。战线是天经地义的。我们虽然从未生活在战争年代,但我们从未想到有什么词可以代替“战线”二字。系统,工

系统,真是太难听了。
快开车的时候我看见了安凤美,她抱着一只公

,这只公

我认识,就是二炮,它曾在我们班的女生宿舍呆过一段,我喂过它。
二炮的羽⽑跟我打

⾎的公

一样漂亮,但我相信它的智慧非同一般,否则它怎么能配合长脚耍魔术呢。安凤美抱着它爬上了另一辆卡车,她行李简单,⽗⺟都没来。我看到二炮站在一只木箱上,看上去和安凤美肩并肩头挨头的。它约等于她的家人。
九点半,卡车出发,我站在卡车里。车慢慢开着,驶过南流镇的街道。公园路的空地上,晾晒着一簸簸的桂圆⾁,簸箕里的桂圆⾁香甜肥厚,招来了苍蝇和灰尘。另一些空地上则晾着一小片一小片的龙眼核,听说晒⼲之后磨成粉,可以做年糕。一个男人在箍木桶,用一把柴刀背敲得铁箍咚咚响。卡车开过东门口,米粉铺的蒸笼正冒着浓厚的蒸气,有人坐在桌前吃米粉,杂货铺一闪就过去了,豉油的香味来不及散发出来,铺子里没有人,是空的,隔壁酸萝卜摊前倒是有两个小生学,他们正举着带缨的酸萝卜,一边啃着一边等着找钱。这些全都一闪就过去了。
过了东门口就上⽟梧公路,车速加快,学校的老师一个都没看见,学校的大门空


的,孙向明早已回湛江,全班同学都不知到哪里去了。凤凰树一闪而过,学校的大门一闪而过,医院宿舍的平房、我家的窗口、长着老鼠脚迹的

场、大园、旧产科、枇杷树、门诊、太平间、留医部,全都一闪而过。
M.bbMxS.cC